微量元素 功能,人体所需微量元素,正常人每日摄取多少微量元素

微量元素 功能,人体所需微量元素,正常人每日摄取多少微量元素

 

 

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多重要?微量元素功能、人体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及正常人每日摄取量,这些你都了解吗?微量元素如锌、铁、铜等在人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,如促进生长发育、增强免疫力等。正常人每日应摄取适量的微量元素,具体量因年龄和性别而异,通过均衡饮食可满足日常需求。

一、微量元素的功能

微量元素雖然在人體中所佔比例極小,通常僅佔人體總重量的0.01%以下,但卻是維持生命正常運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。這些元素主要參與人體內各種生化反應,具有以下幾個重要功能:

首先,微量元素是許多酶的重要組成部分。酶作為生物催化劑,參與體內各種代謝反應。例如,鋅是超過300種酶的組成部分,這些酶參與蛋白質合成、DNA合成等重要生理過程。

其次,微量元素在內分泌系統中發揮關鍵作用。如碘是甲狀腺激素的重要成分,缺碘會導致甲狀腺功能異常。硒則參與甲狀腺激素的代謝過程,影響內分泌平衡。
微量元素功能

第三,微量元素對於免疫系統功能至關重要。鐵、鋅、硒等元素的缺乏會直接影響免疫細胞的功能,使機體抵抗力下降。充足的微量元素攝入可以提升人體抗病能力。

此外,某些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。例如硒、銅、鋅等元素是抗氧化酶的重要成分,可以清除體內自由基,減輕氧化壓力對細胞的傷害。

最後,微量元素還參與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,影響神經系統功能。鐵、銅、鋅等元素的缺乏可能導致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或功能異常。

二、人體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

人體需要多種微量元素維持正常生理功能,以下介紹幾種特別重要的微量元素:
人体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

1. 鐵

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,負責氧氣的運輸。此外,鐵還參與能量代謝和DNA合成等過程。缺鐵會導致貧血、疲勞、免疫力下降等問題。

2. 鋅

鋅參與超過300種酶的活性,影響蛋白質合成、傷口癒合、免疫功能和生殖健康。鋅缺乏會導致生長遲緩、免疫力下降、皮膚病變等。

3. 碘

碘是甲狀腺激素的必需成分,甲狀腺激素調節新陳代謝、生長發育等重要功能。缺碘會導致甲狀腺腫大(俗稱大脖子病)和智力發育障礙。

4. 硒

硒是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重要成分,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功能。硒還參與甲狀腺激素代謝和免疫調節。缺硒可能導致心肌病變和免疫力下降。

5. 銅

銅參與鐵代謝、結締組織形成和神經系統功能。銅是許多氧化酶的組成部分,在能量代謝中起重要作用。銅缺乏會導致貧血和骨骼異常。

6. 錳

錳是許多酶的輔助因子,參與骨骼形成、胺基酸代謝和抗氧化防禦系統。錳缺乏可能影響生長發育和生殖功能。

7. 鉻

鉻增強胰島素的作用,參與糖類和脂質代謝。鉻缺乏可能導致葡萄糖耐受不良。

8. 鉬

鉬是幾種重要酶的組成部分,參與嘌呤代謝和亞硫酸鹽解毒過程。雖然鉬缺乏罕見,但可能導致代謝異常。

9. 氟

氟主要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,有助於預防齲齒和維持骨骼健康。過量攝入氟可能導致氟中毒。

10. 鈷

鈷是維生素B12的組成部分,參與紅血球形成和神經系統功能。人體主要通過維生素B12攝取鈷。

三、正常人每日應攝取的微量營養素

微量元素的每日需求量因人而異,取決於年齡、性別、生理狀態等因素。以下是各年齡段人群每日微量元素的推薦攝取量:
正常人每日应该摄取多少微量元素

1. 鐵

成年男性每日約需8毫克鐵,女性因月經失血需要更多鐵,約18毫克。懷孕婦女需要增加至27毫克。嬰兒6-12個月需要11毫克,兒童1-3歲需要7毫克。

2. 鋅

成年男性每日需要11毫克鋅,女性需要8毫克。懷孕和哺乳期婦女需要11-12毫克。嬰兒6-12個月需要3毫克,兒童1-3歲需要3毫克。

3. 碘

成年人每日需要150微克碘。懷孕婦女需要220微克,哺乳期婦女需要290微克。嬰兒6-12個月需要130微克,兒童1-3歲需要90微克。

4. 硒

成年人每日需要55微克硒。懷孕婦女需要60微克,哺乳期婦女需要70微克。嬰兒6-12個月需要20微克,兒童1-3歲需要20微克。

5. 銅

成年人每日需要900微克銅。懷孕婦女需要1000微克,哺乳期婦女需要1300微克。嬰兒6-12個月需要220微克,兒童1-3歲需要340微克。

6. 錳

成年男性每日需要2.3毫克錳,女性需要1.8毫克。懷孕婦女需要2.0毫克,哺乳期婦女需要2.6毫克。嬰兒6-12個月需要0.6毫克,兒童1-3歲需要1.2毫克。

7. 鉻

成年男性每日需要35微克鉻,女性需要25微克。懷孕婦女需要30微克,哺乳期婦女需要45微克。嬰兒6-12個月需要5.5微克,兒童1-3歲需要11微克。

8. 鉬

成年人每日需要45微克鉬。懷孕婦女需要50微克,哺乳期婦女需要50微克。嬰兒6-12個月需要20微克,兒童1-3歲需要25微克。

9. 氟

成年男性每日需要4毫克氟,女性需要3毫克。懷孕和哺乳期女性需要3毫克。嬰兒6-12個月需要0.5毫克,兒童1-3歲需要0.7毫克。

四、微量元素的攝取來源

均衡飲食通常可以提供足夠的微量元素,以下是主要微量元素的常見食物來源:
微量元素功能

鐵:紅肉、肝臟、貝類、豆類、深綠色蔬菜、全穀類和強化穀物產品。

鋅:牡蠣、紅肉、禽肉、海產品、豆類、堅果和乳製品。

碘:海產品、海藻、加碘食鹽、乳製品和雞蛋。

硒:巴西堅果、海產品、肉類、全穀類和乳製品。

銅:肝臟、貝類、堅果、種子、全穀類和巧克力。

錳:全穀類、堅果、葉菜類蔬菜和茶。

鉻:肉類、全穀類、某些水果和蔬菜、啤酒酵母。

鉬:豆類、穀類、堅果和乳製品。

氟:茶、海產品和氟化水。

五、微量元素缺乏與過量的影響
人体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

1. 微量元素缺乏

微量元素缺乏可能由攝入不足、吸收障礙或需求增加引起。常見的缺乏症狀包括:

鐵缺乏會導致貧血、疲勞、免疫力下降和認知功能減退。

鋅缺乏會引起生長遲緩、免疫力低下、傷口癒合延遲和味覺障礙。

碘缺乏會造成甲狀腺腫大和認知功能障礙,孕婦缺碘可能導致胎兒智力發育受損。

硒缺乏會增加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的風險,並影響免疫功能。

銅缺乏可能導致貧血、中性白血球減少和骨骼異常。

2. 微量元素過量

雖然微量元素對健康至關重要,但過量攝入也可能導致毒性反應:

鐵過量可能導致血色沉著症,損害肝臟、心臟和胰臟。

鋅過量會抑制銅吸收,導致貧血和免疫功能異常。

硒過量會引起硒中毒,症狀包括頭髮指甲脫落、神經系統損傷和胃腸道不適。

氟過量會導致氟骨症和牙齒氟斑症。

銅過量可能引起肝損傷和神經系統症狀。

六、特殊人群的微量元素需求

某些特殊人群對微量元素的需求與常人不同,需要特別關注:

孕婦需要增加鐵、碘、鋅等微量元素的攝入,以支持胎兒生長發育和自身生理變化。

嬰幼兒處於快速生長期,對鐵、鋅等微量元素的需求量相對較高,特別需要注意補充。

老年人由於吸收功能下降和慢性疾病影響,可能面臨微量元素缺乏的風險,需要特別關注維生素B12、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。

素食者需要注意鐵、鋅、維生素B12等可能缺乏的微量元素,選擇適當的替代食物或補充劑。

運動員由於代謝率高和汗液流失,可能需要增加某些微量元素的攝入,特別是鐵和鋅。

正常人每日应该摄取多少微量元素

微量元素雖然在人體中含量極少,卻在生命活動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保持均衡飲食,從各種天然食物中獲取適量的微量元素,是維持健康的關鍵。特殊人群可能需要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飲食或適當補充。值得注意的是,微量元素的補充應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,避免缺乏或過量帶來的健康風險。通過科學合理的飲食安排,我們可以確保獲得足夠的微量元素,維持身體各系統的正常運作。

 

 

 

 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